找到相关内容523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理上的四摄法呢?  2、理上四摄  “又布施者,谓于一切来求丐者意极清净;爱语者,断诸合集;利行者,使无退屈;同事者,回向大乘。”(同上)这是说,能够令所有有求于自己的大众心地都清净无,就是布施;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

    为幻见幻影,克服阿赖耶识中不净与染污的一面,以培植心灵中纯粹无之种子,使自己的精神不断臻至真如超我界,获得觉悟,自我拯救。他依据唯识学说,为当时世人指出了一条依知识、理性而可获救赎的道路,而唯识学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4082384.html
  • 佛教法事仪轨(一)

    第一义谛,莲花出污泥而不,有慈悲普愿众生同生西方,同证菩提,因该果海,果彻因缘。 四:供蜡烛代表定慧,理智的光明,能照破无明烦恼黑暗,而不被无明烦恼所遮。 加持四小咒。 ...收者取毛巾盘.行者端盆,收者执盘并进,至上座处,执盆者跪,执巾者站.洗手者说偈: 八功德水净诸尘,盥掌去垢心无,执持净戒无缺犯,一切众生亦如是. 执盆者起,执巾者跪,应次第说,不得同时说.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1482822.html
  • 终南山古建筑群

    雄伟壮丽,风雨无时,气象 万千。高处背阳地,虽在夏季亦有积雪,故俗有“太白积雪六月天”之说,这在炎热的关中 来说是件稀罕事,故此成了关中八景之一。太白山巅有太白三池,面积为7公顷,水色蔚兰 ,纤尘不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583487.html
  • 正果法师事略

      正果法师事略(上)   ◎圆持   正果法师(以下简称为师)于一九一三年七月廿四日,诞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自井县大山铺石子岭张姓盐商家中取名“子君”。家中兄妹三人,师排行第二。师之父信仰道教,师五、六岁时曾依父命皈依过一位年高道长。   一九二零年—一九二五年,师先入私塾,后入学堂。十四岁高小毕业后,因家贫而辍学,遂投奔成都亲戚家当学徒工以谋生。后伤寒,病愈始知父已于二月前仙逝。而师之母...

    圆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983496.html
  • 论禅与诗

    ,解领得明珠”,也是禅的语言、又如《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》之一说:  远公爱康乐,为我开掸关。萧然松石下,何异清凉  山。花将色不,水与心俱闲、一坐度小劫,观空天地  间。  从中更可以看到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784356.html
  • 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——再论挺直民族脊梁

    长征路,在作品中讴歌了炎黄子孙为北上抗日,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所显现出来的壮硕的民族精神。齐白石的花鸟画,李可的山水画,均以崭新的面貌,熔铸了民族魂。这些艺术家,与其它众多艺术家一道,都以强烈的爱国心和...

    王春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13884375.html
  • 早期佛教理性状态分析

    形式,当时的理性可能,这种直观不可能达到理性的深刻。   佛教的四谛,是我们对佛教理性分析的重点,因为它构成了佛教一切结论的基础,是佛教的根本教义。从染净迷悟的角度,苦、集二谛属于迷、的一面,苦是迷...

    刘福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2484584.html
  •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

    境界,涅槃即世间,世间即涅槃。追求解脱,只能像观音菩萨那样,通过具体实在的努力,证悟智慧,从而既出世无,又入世施行,这才是观音法门中最理想的人格。   4、神圣与世俗的统一。这是观音有别于其它菩萨的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884653.html
  •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

    无始以来之烦恼覆蔽,以至本来清净无之如来法身不得显现。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之‘贫女宝藏喻’相当于上述之第五喻,四卷楞伽经卷二之‘大价宝垢衣喻’相当于第七喻。此外,前述法华七喻中之‘衣珠喻’亦为如来藏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285031.html